发布日期: 2022-12-21 15:01:31 频道:公益活动 浏览量:337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湖南考区资讯——2021年5月11日下午2点,在湖南美术馆一楼学术报告厅,汇集了来自湖南省内各艺术教育机构的老师们,共同参加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湖南考区组织并主办的浸润计划后疫情时代下美育的拓展与延伸公益讲座。
浸润计划公益讲座签到现场
“湖南考区办公室”何老师主持本次浸润计划公益讲座
“湖南考区办公室”郑主任发表致辞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始终把规范化和服务质量作为书画考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湖南考区至今已稳步发展成为以开展书画考级为主体,以书画大赛、书画精品展、师资培训、青少年书画文创产品研发、艺术论坛、美育课堂、系列公益活动为辅的全方位、多元化的艺术交流大平台,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推动社会审美水平的发展,提高了全省青少年儿童审美能力,丰富少儿艺术文化生活。
而开设“浸润计划公益讲座”的意义在于,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基础艺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美育行业交流,加深美育认知与美育践行,构建社会良好的美育生态环境,同时增强社会公共教育功能,共同影响国民对于美育的积极认知与探索。
段江华教授授课现场
本次浸润计划公益讲座主讲教授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类专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油画学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江华教授。
段江华教授表示美育即审美教育,美育的真正目的是对内的自我提升,是增长对美的认知,是健全人格的培养。美育是一种长期、系统的教育,它不是以培养艺术家为目的,它是让人们获得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应用在任何行业和生活场景中,是能够让人一生受益匪浅的基础能力。
嘉宾及教授的发言获得老师们的一致认同
孩子能否创作出一份“完美的作品”,是家长们考察艺术培训成果的重点,那何为“标准、完美”的作品。是否一定程度上让艺术教育出现了偏差,让孩子变得喜欢迎合,而放弃自己的创造性。那艺培者在其中该如何引导孩子们?段江华教授表示最重要的是在培养孩子们扎实的艺术创作功底上,要让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懂得美。
段江华教授进行美育分享及创作讲解
“艺术源于生活”,我们如果在生活中不去看、不去观察,怎么找到那些发着光的瞬间?打动人心的作品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所有艺术语言都必须建立在真切表达的基础之上,感同身受,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这种温暖的表达给人带来的是希望。
浸润计划公益讲座现场
那么掌握一门技艺,这就是美育教育的成功吗?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终极目标是实现美育,而非只是教会孩子一种技术。美育的成功并不能只停留在“掌握一门技艺”上,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用心感受生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精神,在这个基础上去扎根实际,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结合时代的潮流,用所学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作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有属于自己创作。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专业技艺与思想素质共赢的局面,使孩子们不仅具备优良的专业素养,更具有高尚的情操、感恩的情怀、协作共赢的理念与诚信友善的品质。
老师们认真学习与记录
艺术最怕“套路”,最喜欢“花花点子”,孩子画画亦是如此。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活动,才能拥有通向孩子心灵的“通行证”。好的辅导方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画啥像啥的高手,而是学到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水平。
在美育知识问答环节,老师们积极发言提问,针对自身在机构运行、实际授课中所面临的问题,段江华教授同时也一一针对问题进行了解答,老师们学习兴趣高涨,讲座现场氛围热烈。
段江华教授与老师进行问答互动
随着时间推移,本次浸润计划公益讲座也步入尾声,参会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对美育的认知,对美育的教与学方面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段江华教授与老师们合影
段江华教授与湖南考区办公室工作人员合影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湖南考区也将秉承“滋润到每一颗心”的服务理念,继续通过开展书画考级、书画大赛、书画精品展、师资培训、青少年书画文创产品研发、艺术论坛、美育课堂等多样化的艺术交流活动,努力构建一个青少年儿童审美教育的艺术交流平台,共同促进湖南省少儿书画美育事业的蓬勃发展。